塑料密度测试仪(通常基于阿基米德原理或排水法)的测量步骤如下,适用于颗粒、片材、制品等不同形态的塑料制品。
一、前期准备阶段
1.环境与设备稳定性确认
将仪器放置在水平、无振动的工作台上,接通电源后预热至少30分钟,使内部温度达到平衡状态。特别注意检查电子天平是否归零校准。
根据样品特性选择合适的辅助配件:如多孔材料需备好真空饱和装置;细小颗粒样品则准备专用密封袋或网兜。
准备足量的测试介质(通常为蒸馏水),提前静置消泡,并调整至标准温度。
2.样品预处理与清洁
去除样品表面油污、灰尘等杂质,可用无水乙醇轻柔擦拭后自然风干。避免使用溶剂类清洁剂导致材料溶胀变形。
对不规则大尺寸样品进行初步裁剪,确保能完*浸入测试容器内;若为发泡材料,需小心操作防止压缩改变原始结构。
二、塑料密度测试仪正式测量步骤
第一步:干重测定(空气中质量)
取洁净干燥的吊篮挂在天平挂钩上,记录空吊篮的质量记为m(若仪器具备自动扣除皮重功能可跳过此步)。
将待测样品轻放入吊篮内,确保无晃动干扰,待读数稳定后记录总质量m。该数值代表样品在空气中的真实重量。
第二步:湿重测定(液体中表观质量)
把装有样品的吊篮缓慢浸入盛有蒸馏水的测试槽中,通过升降台调整高度,保证样品完*没入液面下且不触及容器底部或侧壁。此时应观察是否有气泡附着在样品表面——若有,则用细毛刷轻扫排除。
当显示屏数值稳定时,记录此时的读数m。此数据反映了样品排开液体后受到的浮力作用后的表观质量。
第三步:密度计算与修正
基于阿基米德原理自动计算密度值。部分高*机型会综合考虑水温变化引起的液体膨胀系数差异进行补偿修正。
手动模式下也可自行代入公式核算,尤其适用于特殊液体介质替代水的情况(例如测量密度小于水的泡沫塑料时改用酒精作为沉浸液)。
三、塑料密度测试仪结果判定与后续处理
1.重复性验证:同一样品连续测试三次以上,观察各次结果间的波动范围是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(通常要求极差不超过0.5%)。若出现异常离散点,需排查是否存在气泡未排尽、样品放置倾斜等问题。
2.对比分析:将实测值与企业标准、行业规范或理论参考值进行比对。
3.文档记录:完整填写实验报告单,包括环境温湿度、使用的仪器设备编号、样品批次号、具体测量数值及计算过程等信息,便于追溯复现。
